3月12日,杭州海关公布1-2月浙江进出口数据。
1-2月,浙江进出口总值8447.2亿元,同比增长3.3%,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6332.4亿元,增长5.5%,进口2114.8亿元,下降3.0%,均好于全国整体水平。 数据类别不多,信息量却巨大。当下,美国宣布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并反复调整关税政策,其中涉及的不止我国,还有针对加拿大、墨西哥等的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国际经济循环造成阻碍。 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局势,今天公布的外贸数据,释放出几个信号。 01 数据显示,1-2月,浙江全省对前三大贸易市场欧盟、美国、东盟分别进出口1305.3亿元、1164.6亿元和1153.9亿元,增长9.4%、6.8%和9.8%,合计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2.9%。 值得注意的是,东盟与美国的进出口数据差距收窄,仅有不到12亿元。杭州海关有关负责人预测,这一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因为1-2月的数据有滞后性,尚未体现出美国从二月起发布的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影响。 东盟进出口规模超过美国,是大趋势。2023、2024连续两年,东盟进出口规模都超过美国,实际上东盟已经成为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 今年1-2月,美国进出口更高,有一定的“抢出口”因素,不少企业希望在新的关税政策落地之前完成出口,规避政策影响。 “美国市场不能放弃,但鸡蛋绝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浙江企业的共识。 湖州三一装载机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宁旭辉介绍:“我们的新能源装载机产品刚开始推广,重点市场集中在东盟的印尼和泰国以及拉美地区,这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市场增速期,市场容量较大。”企业预计,2025年将实现增长20%以上。 02 过去两个月,能源产品、高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1-2月,全省能源产品进口1536.8万吨,增加17.5%。高技术产品进口146.5亿元,增长28.7%。其中,高端装备进口59.3亿元,增长39.8%;新材料产品进口11.4亿元,增长48.8%。 这是个有趣的数据,因为进口,代表着下一阶段的产值、产能方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