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携手中山小区居委会,共同开展 “携手护家园” 青少年环保小组之垃圾分类共参与实践活动。来自中山小区的10名青少年通过 “理论学习 + 实地探访” 的形式,沉浸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近距离感受可回收物的 “变身” 过程,让绿色环保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社区课堂开讲 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 活动伊始,在中山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功能厅,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特别邀请了海曙区垃圾分类指导员万老师为青少年带来专题讲座。讲座中,王老师结合生动的 PPT 课件和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重点剖析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及常见误区。“旧皮革制品属于什么垃圾?”“废电池为什么要单独投放?” 互动问答环节中,青少年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 为了让知识记忆更深刻,协会志愿者还精心设计了 “垃圾分类大转盘”“垃圾投投乐” 等趣味游戏。青少年们分组参与,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快速掌握了各类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原来喝完的奶茶杯,杯身和杯盖要分开投,珍珠属于厨余垃圾,真是学到了!” 探访分拣中心 见证 “垃圾” 变 “资源” 理论学习结束后,在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志愿者和分拣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青少年们前往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进行实地探访。一进入分拣中心,智能化的分拣设备、整齐划分的物料堆放区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分拣中心负责人通过现场讲解和操作演示,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可回收物从收集、运输到分拣、再利用的全流程。 ![]()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还亲自体验了可回收物的初步分拣工作。大家戴上手套,认真将纸箱、塑料瓶、旧金属等不同类型的可回收物进行分类整理。当看到原本杂乱的 “垃圾” 经过分拣后,变成了可以再次利用的 “资源”,青少年们纷纷发出感叹。“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今天看到这些可回收物能被重新利用,才明白做好分类真的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秘书长俞万丰表示,此次活动是协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环保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后续,协会还将持续联合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关注环保、参与环保,以 “小手拉大手” 的形式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 活动最后,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和中山小区居委会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颁发了 “环保小卫士” 荣誉证书,鼓励大家将垃圾分类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争当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