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至5日,中国国际皮革展展览会(ACLE)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全球皮革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年度展览盛会之一,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8.05万平方米,预计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展商,以及超3万名专业买家和观众到场。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这场盛会不仅是中国皮革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风向标。
从原料到终端的全球对话 自1998年创办以来,中国国际皮革展览会已发展成为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内企业拓展海外渠道的重要窗口。步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7馆,皮革产业的上下游生态将全景呈现:国内皮革、皮化、鞋材、皮革机械和制鞋机械等全产业链企业,以及合成革、合成革化工企业将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团也将亮相,带来优质原料皮和先进皮革化料产品,与国内展商形成互补。为构建“一站式采购+趋势发布”的新模式,此次展会更将联合首届“摩登中国国际鞋包服饰时尚展览会”,携手众多一线知名鞋包服品牌,共同打造超10万平方米的“皮革+时尚”生态圈。采购商在此不仅能找到优质供应商,还能提前洞察下一季的流行风向。 环保技术重塑产业核心 在环保压力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下,创新发布新绿色产品和绿色新技术已成为展会核心焦点之一。本届展会,东明、兴业、宏四海、凌爵、梅花、德富、北美赛、正一、源泰等制革龙头企业,达威、宝斯卡、兄弟、力厚、罗星、斯洛柯、旭川等皮化行业领军者均将悉数参展,展现中国绿色皮革新产品、新技术。例如,力厚化工将推出无铬鞣剂LMT,以≥85℃的鞣制收缩温度突破传统工艺限制,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宝斯卡化工的制革废液循环技术,通过闭环处理系统,可达到铬污泥减少70%、灰污泥降低80%,水资源与化学品的消耗同步缩减超60%;森鹿皮业的无铬鞣鞋面革,采用环保工艺保留天然纹理,适用于儿童用品等高安全领域;安徽爱德信将发布植鞣革3.0,通过轻量化工艺实现柔软触感,规避六价铬。这些创新技术与产品,将全面推进中国皮革产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加速转型。 AI与数据驱动效率跃升 智能化制造正在深刻影响行业变革。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企业不断强化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本届展会,鞋机设备龙头企业爱玛、德士隆、安泽、瑞州,哈博、台威、意达等和制革设备龙头企业龙益、思瑞、巴斯曼、扬宝、联港、世标、泰立富美等将联合展示最前沿的技术装备,为制革和制鞋企业提供高效的智能化升级方案。例如,德士隆推出的C-166双头振动刀切割机,支持真皮、网布等多材料裁切,用数字化系统保障柔性生产;瑞州的皮革检测机可在20—30秒精准识别皮革缺陷,并搭载5层连接深度学习网络,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龙益的GXYY-300 A削匀机,配备磨刀循环装置和润滑系统,供料速度可控且性能稳定;思瑞研发的真空干燥机和振荡拉软机,通过集成数据传输、视觉识别系统、算法等技术,使效率大幅提升。除鞋机与皮革机械设备商外,包括哈工博视、皮界智链、金色彩、华克普等在内的卓越供应链企业也将带来智能解决方案。这些智能设备和智能系统的普及,将大力推动中国皮革制造业向“数据驱动”迈进。 情感与功能的双重需求 当技术创新为产业注入硬核实力支撑,时尚基因则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情感纽带。本届展会,时尚与功能面料的推陈出新,也体现了展会在引领时尚方面的作用。兴业皮革携纳米磨砂系列与植鞣摔系列亮相,前者以纳米级触感适配户外鞋款,后者融合经典苯染工艺,色系交织满足包袋个性化需求;正一的“水洗纳帕皮ZYSH-006”经匠人手工精细打磨,完美呈现传统皮艺精髓,而其开发的“擦色开边珠皮ZYSH-007”产品,融合传统擦色技法与现代珠光处理,成为高端定制的理想材质。在鞋材创新领域,港益集团的“竹纤维中底布”采用生物基材料,抗菌率超99%,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保持稳定性;海拓新材料的E-FOAM泡绵符合欧盟RoHS标准,回弹率最高可达75%,领跑运动鞋材市场。皮革正以更丰富的形态渗透进消费者的衣橱与生活场景,重新定义“时尚材料”的内涵。 在贸易摩擦与替代材料冲击下,中国皮革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2025中国国际皮革展览会不仅是一场商贸盛会,更是全球皮革产业应对挑战、探索未来的关键平台。从绿色技术突破到智能生产革新,从设计趋势引领到内需市场深耕,中国皮革行业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展会期间,中国皮革协会九届五次理事扩大会、第22届国际鞋业技术大会、“摩登中国”国际鞋包服饰时尚展、中国国际制革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设计师高峰论坛等重磅活动也将启幕,助力行业企业破局突围。9月上海,让我们共赴这场皮革盛会,见证中国皮革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