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

走向海外扩张业务 六成中企首选东南亚

作者:admin 日期:2014-10-09 10:56:00 点击:

    大华银行调查显示,中国有四成企业打算向中国西部地区扩张,同时有六成企业要走出中国,且首选东南亚地区。大华银行分析认为,这股转移扩张潮将为金融业带来新商机。

  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连文辉日前在重庆说,西部大开发及东部营运成本上涨,使得部分中资与外资企业向西转移,同时西部也有企业走向海外。这些企业打算转移到营运成本较低的地区,包括中国西部和新兴市场如越南、缅甸等。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力度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使得中国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在2001年,中国在这一榜单的排名尚在30名之后。

  由此可见,中国近年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

    5200中企投资新加坡

  去年,中国对东协直接投资达60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6.8%,占东协收到外商投资的7.1%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前在中国-东协博览会上说,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合作共赢机遇,新加坡因此受益良多,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亦是新加坡最大外资来源国,目前有5200多家中国企业在新加坡投资发展。

  他表示,新加坡期待与中国密切合作,中国创造了很多世界商业领袖,作为中国在东协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可以成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大马外资388亿创新高

    2013年,东协各国吸引外来投资势头强劲。马来西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创新高,达387.7亿令吉,同比增长24%

  印尼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4%,创历史新高;菲律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投资领域主要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采矿业等。

  东协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东协双向投资10年来新增额超过700亿美元,累计达1007亿美元。中国在东协设立的直接投资企业近3000家,为当地解决就业人口近十多万。

  银行襄助中企解决融资难题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然而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难题。

  为支持中国企业利用东博会平台投资东协,助力企业解决境外投融资难题,中国-东协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商务厅和广西投促局近日共同主办第十一届东博会金融支持中国企业投资东协活动。

  而新加坡大华银行的中国代表连文辉指出,该行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拥有400多家分支机构,网络非常广泛;且在这些地方营运历史相当久远,熟悉当地的经商环境、法律要求、监管条例。

  他说:“我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牵着它的手走出去。”

  他补充,过去三年大华银行帮助中国400多家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到东南亚一带;当中有200多家企业与大华银行建立伙伴关系。

  中国东协制造业合作3大挑战

  中国与东协国家产业合作领域日益广泛。东协国家形成独特的产业结构:新加坡的资本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马来西亚的石化、电子电器等制造业发展迅速;菲律宾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定的优势;印尼拥有丰富的木材、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的机电、纺织、化工等商品大量出口到东协国家。

  随着中国与东协经济快速发展,两国产业间合作潜力巨大,但挑战也不少:

    1.产业结构相似

  中国和东协各国产业结构相似,竞争性强。

  原有的东协发达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在机电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新加入的成员国(越南、柬埔寨等)在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

  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相似性,使得双方在发展经济、吸引投资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直接影响相互贸易额的增长。

  同时双方出口市场在美欧日的重叠,不利于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

    2.吸引外商投资竞争激烈

  中国与东协当前同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由于投资资金相对不足,各国都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为了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协各国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多边外交,扩大经贸合作区域。

  贸易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东协成为不发达国家热点投资区域之一。

  美、日、韩甚至俄罗斯将通过与东协建立更亲密的经济政治关系作为其在亚洲的重要战略部署。

  东协成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在亚洲投资的最大竞争对手,中国和东协新一轮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将越演愈烈。

    3.市场规范程度低

  随着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初正式建成,东协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热土。

  但东协各国市场不规范以及政局不稳等潜在风险,对中国企业开拓东协市场非常不利。

  以汽车产业为例,印尼汽车及发动机的进口关税较高,中国企业难以进入;尽管菲律宾名义上开放市场,但由于没有规范的市场管理政策,发展也较为艰难。

  尤其是与中国毗邻的东协贸易伙伴缅甸、寮国等国家经济欠发达,市场规范程度更低,外国企业取得商品的原产地证明很难,不利于区域贸易自由化。

  中资瞄准东南亚6大商机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东南亚凭借其开放的投资环境、宽松的投资政策以及人力成本优势备受关注。《云南日报》报道,与中国山水相连,东南亚正在吸引中国商人不断深挖商机。

  中国和东协于上月底正式同意开始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投资升级自不待言。今后5年,中国预计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作为中国对海外投资的最主要目的地之一,东南亚投资至少存在六大商机。

1.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或超218亿美元

  瑞士联合银行近期发布报告称,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愈发青睐电子商务网站。东南亚地区人口密集,低端智能手机的流行与移动网络连接日趋普及。

  虽然就目前来说,网络购物仅占东南亚地区全部零售销售额的2%,但如果这一比例上升到5%,这个市场的规模可达到218亿美元。

  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5月已宣布投资2.49亿美元入股新加坡邮政,共同构建“国际电商物流平台”。这意味着淘宝天猫上数以亿计的“中国制造”商品,将通过便捷物流进入东南亚,包邮“新马泰”成为可能。

  此外,日本最大的网络零售商Rakuten也加紧在东南亚的布局。

2.外资巨头抢滩商旅市场

  东南亚以其鲜明的风光文化和地理优势吸引着来自中国的大批游客,但语言不通、沟通不便仍是旅行便捷化的一大障碍,商旅便利化大有可为。

  今年6月中国旅游搜索巨头“去哪儿”网宣布投资东南亚最大的移动打车应用公司GrabTaxi

  据了解,GrabTaxi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5个城市广泛应用,覆盖超过2万名德士司机。同时,中国携程网亦将大力开拓总部位于东南亚的商旅公司客户。携程副总裁、商旅事业部CEO方继勤透露,携程商旅板块也会有收购计划。

3.房地产投资依旧高回报

  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当地居民热情好客、自然条件清洁优渥,以及其旅游、教育、医疗资源,持续吸引房地产投资。以泰国为典型的医疗房产成为新的投资趋势。

  自2004年起,由泰国政府卫生部门牵头,组合医疗服务、健康保健服务、传统草药产业三个领域,力推泰国成为“亚洲健康旅游中心”。

  中国领盛投资管理机构预期,亚太区的经济基本面整体上利好房地产市场,今年大部分市场及物业会出现温和的租金增长,新加坡精品酒店的开发仍具吸引力。

4.汽车企业合资深化布局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持续增长,中产阶层人数大幅增加。

  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东协汽车销量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大市场占据东协八成车市份额。眼下,中国车企已开始加速对该市场的布局。中国车企布局东南亚主要通过合资合作方式,与本土大型企业联手。

  今年6月,上汽泰国工厂正式投入运作。日前有报道称,马来西亚普腾或与中国吉利集团结盟,共同开发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东风也在加紧布局东南亚。

5.基础设施建设大有可为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高铁外交和中国装备推介在世界范围走红。高盛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32020年东协四大经济体———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5000亿美元,这将给中国带来难得的投资机会。

  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长将进一步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尽管东南亚各国城市化水平起点不同,但未来10年,东南亚快速的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长,无疑将带动电力、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关键领域基础设施需求。

6.“蓝色经济”合作潜力大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月28日通过《厦门宣言》,呼吁亚太地区就蓝色经济开展合作,强烈支持促进成员间互联互通,为物品服务、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

  蓝色经济被视为推动海洋及海岸带资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强调重视私营部门参与蓝色经济发展与合作,“制定蓝色经济合作框架,建立区域合作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