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柬埔寨4号公路旁的一个服装工业园,下班后的工人们鱼贯而出。头顶,天空上乌云聚集,不多时,夏日的对流雨急至。人们疾走,却少有撑伞,把外衣往头上一罩,任裹着热气的豆大雨滴拍打在身上。嘀嘀声响,工厂的班车小心地穿梭于路上的人群之间。大篷车内,男女工人们拥挤地站在一块儿,笑声朗朗,一路飘散。见此情景,一位行业内的老板不禁感叹道:这里的人幸福感很强啊。 柬埔寨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经历过战祸和内乱,工业基础薄弱,是当今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奉佛教为国教,受佛教文化熏陶至深。或许因此,柬埔寨人在获得工作、谋得生计的时候,才会带着感恩由衷地表现出开心。 热门的投资地 有人说,现在的柬埔寨就像二三十年前的中国,等待经济的腾飞。这里处处涌动生机,吸引来自全球的淘金者。柬埔寨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于市场高度自由化、国际贸易环境十分宽松,还有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柬埔寨于2004年加入WTO,无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其市场自由化的程度在东盟十国中仅次于新加坡。柬埔寨生产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欧盟市场和以普惠制(GSP)优惠关税进入美日市场。随东盟与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多国建立起自贸区,柬埔寨出产的产品还可以零关税进入东盟“10+6”国市场。因此,时下也有不少国内企业将这里作为“中转站”,统筹国内和柬埔寨的资源组织生产、开展海外贸易。 2012年时,在柬埔寨,工人一周工作60个小时,薪酬为76美元,同期中国工人的薪酬,在成本较低的江西省为280美元,在深圳为460美元。“柬埔寨实行一周六天工作制,目前服装工厂的工人工资月均为200美元左右,包含基本工资以及正常工作时间外的加班费。”金边利祥针车行的老板李建春如是告诉本刊记者。 自2014年4月1日起,柬埔寨的纺织、服装和鞋类行业工人或雇员的最低工资提高了15美元,由之前的80美元/月(包括5美元的健康津贴)提高至95美元/月。根据柬埔寨劳工和职业培训部下属的劳工顾问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最低工资预计在2015年再提高15美元,至110美元/月。同样,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或将分别提高16美元、17美元和17美元,至2018年工人最低工资将提高到160美元/月。 “工资会逐渐增加,但基数小,不说比照中国,就是比照越南,也是偏低的。”李建军补充道,“柬埔寨工会数量多且力量大,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已经有数百次大小不等的罢工,主要是劳资问题。今年1月份闹得最厉害,好些工厂受影响停工,后来服装订单有所减少。但这里的总体发展环境稳定,发展势头也好。不像周边的泰国、越南那样,有大的政治问题影响投资。”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在柬登记注册的服装厂达1 200家,比前6个月增加了8%,服装行业雇佣人数达到73.33万人,而去年年底这一数字为67.76万人。虽然受罢工游行影响,部分企业主对新增和扩大投资存在疑虑,但柬埔寨服装制造业依然蕴藏商机。 现在,服装业是柬埔寨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占全国整体出口的80%。2013年,柬埔寨的服装业出口额达到55亿美元。柬埔寨主要生产衬衫、牛仔、西服、针织衫、鞋类等产品,当地的服装厂主要集中在金边周围和西哈努克市。柬埔寨的大部分服装和制鞋原材料从亚洲国家进口,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进口的数量尤其多。目前,柬埔寨服装厂已具备水洗、钉珠、扎染、绣花等工艺水平,但染整能力还不具备。 “柬埔寨的服装厂几乎都由外部投资建设,之前港台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多,现在大陆来的企业很多且规模都较大,主要是江浙、福广、山东过来的。”柬埔寨志威针车行的吴翠芳女士还告诉记者,“工厂主要集中于4号、1号公路等沿线,千人以上的企业很多,新兴工业园里,数千、上万人的厂也很常见。” 从江苏常州到柬埔寨办厂多年的杨老板告诉记者:“工厂硬件设施现代化,这里也用高效节能的设备,谁还用机械式的机器呢。我们厂主要生产西裤、衬衫等,自动化设备投下去,效率就大幅提高,现在这边没有谁的西裤产量和单价能够做得过我。” 柬埔寨最主要的公路有四条:1号公路从金边通往越南胡志明市;4号公路从金边通往西哈努克港;5号公路从金边经马德望通向泰国边境;6号公路从金边经磅同、暹粒通向吴哥古迹。从金边沿4号公路到西哈努克港,行程约250公里。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唯一的港口,人们习惯称之为西港。目前这里建设有中柬两国企业共同打造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柬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5.28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为主导产业。 商机在于把握 顺应产业转移趋势,业内厂商对柬埔寨市场的关注度也在增强。2014年8月15日~8月18日期间,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四届柬埔寨纺织服装工业展览会(CIMIF2014)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家展商来此掘金。受益于柬埔寨的吸引力,该展会自2011年举办第一届展会以来,每一届的展商数、展位数及面积都在增加,已经从最初的150个展商、250个展位发展到2014年的260个展商、430个展位。 2014年的CIMIF展会上,JUKI、Brother、DA、Yamato、关西、格罗茨、宝石、富山、中屹、宝狮、布鲁斯、杜马、大地利、和鹰、拓卡奔马等国内外品牌通过当地经销商参展,另有台湾、日本的服装设备相关企业组成团队参展,还有数家江浙一带的电机、零配件企业参展,刺绣机方面主要为田岛、幸福等日本品牌参展。展会期间,莱克、青本等数家未参展企业的老板或经理也到金边,与当地经销商洽谈合作事宜并走访服装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祥泰针车有限公司的老板陈新华携其所创品牌IBM的自动化设备亮相CIMIF展会,该品牌产品针对牛仔生产,有不少创新之处,在展会上引起与会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也吸引数家当地经销商到展位上洽谈代理事宜。陈新华告诉本刊记者,他已成立IBM亚洲公司并在柬埔寨设立分公司。“也是被动地走这一步棋。国内市场转移来看,可能河南市场会有点效果,之前也在安徽建立了分公司,再往内地转移的意义也不大,就想有客户转移到这里来,生意也跟着做到这里。我们展出的专机契合当地需求,而价格远低于意大利同类产品,有市场竞争力。”陈新华如是向本刊记者谈及来柬的原因。 根据中缝协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出口柬埔寨的缝制机械产品总额达3 164万美元,同比增长33.52%,除了刺绣机产品金额下降外,包括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服装机械(裁剪熨烫类)、缝纫机零部件在内的其余各产品均呈增长态势。柬埔寨,位居我国同类产品出口市场第19位,是东南亚地区第五大缝制机械进口市场,有增长潜力。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柬埔寨市场总体容量小,这就看谁抢夺先机、谁的产品适销对路、谁有能力实施海外运作,谁就能把握市场。相对国内品牌产品,德系、日系以及台系的服装设备进入柬埔寨市场早,市场知名度更高。但大陆来柬投资建厂的企业增多,国内的自动化设备也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后记 虽说柬埔寨处处洋溢生机,但它只能是有准备者的淘金地,只有把握资源、有能力的厂商才能在竞争中谋得市场。就产业转移而言,企业要不要去柬埔寨,需根据自身和柬埔寨的实际情况分析清楚再定。 目前,柬埔寨的基础设备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与生产相关的电力供应不足。就在“CIMIF2014”举办期间,展馆内就发生过电压超负荷而断电的情况。并且,柬埔寨的软环境有待好转,比如官员腐败,工会组织繁多且罢工、示威活动频繁,法制不健全等。此外,柬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外援和外资,但通常柬方会在二者发生冲突时“重援轻资”,造成在许多投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受到“外援”的左右。今后,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水平将逐渐提高,人力成本必然升高,如果只图廉价劳动力,柬埔寨可能就只适合短期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