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官员日前表态称,受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影响,欧元区经济正在放缓,预计今年冬季将出现萎缩。在此背景下,欧洲民众生活方方面面都将受到冲击,欧洲工业实力也或将出现明显削弱。
目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通胀压力居高不下。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7%,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乌克兰危机升级,天然气价格和电价暴涨,迫使不少能源密集型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同时,电费、燃气费及食品开销增加严重削弱了民众消费能力。 近日,根据国际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一项新的民意调查发现,受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影响,法国、德国、英国等六国受访者中有27%处于财务困境,认为“无法再承担一项意外支出”;有55%的受访者担心将陷入财务困境之中。 调查还发现,6000名受访者中,有5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收入的购买力比三年前下降;80%受访者表示,他们曾被迫做出艰难的预算选择,如削减旅行费用,关闭家用暖气以及放弃医疗保健。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对俄制裁导致的食品、燃料、取暖和房租价格上涨是他们面临财务困境的原因。 据彭博社报道,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的影响,德国执政联盟计划明年将该国的联邦净举债规模增加一倍以上。据悉,德国政府的目标是2023年净举债规模达450亿欧元,而7月公布的数字仅为172亿欧元。不过,这一数字在最终确定之前仍可能有变化。 德国执政联盟已同意设立两项不在常规预算范畴内的特别基金,以应对欧洲能源危机。目前,已有约2000亿欧元资金被指定用于缓解电力成本和支持陷入困境的电力供应商,另外还有1000亿欧元资金被指定用于武装部队。 由于能源供应减少导致成本上升,欧洲各国政府纷纷要求工业企业节能。今年第三季度,欧洲工业用天然气和电力需求有所下降,有助于欧洲渡过能源危机。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工业能源消耗减少不单是节能的结果,大规模停工停产也是原因之一。 据美国知名投行杰富瑞估计,欧洲十分之一的粗钢产能已经闲置;所有的锌冶炼厂都限制生产,一些冶炼厂已经关闭;一半的原铝产能也已关闭;70%的化肥工厂已经停产。 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同样低迷,欧元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四个月收缩,且跌破50这一荣枯分界线,并降至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区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27.6,维持在纪录低点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