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中国皮革行业步入平稳发展新常态

作者:admin 日期:2015-04-17 10:08:00 点击:

416日,2014年皮革行业经济运行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叶香菊介绍了我国皮革行业2014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皮革行业步入平稳发展新常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缩至个位数,且增速全面回落。2014年中轻皮革景气指数低开低走,逐步滑向稳定区间的下限,未来走势堪忧,其中的利润景气指数更是跌入渐冷区间,行业急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2014年我国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以下简称规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企业(以下简称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1.3万亿元,增速回落1. 5个百分点。其中,除皮革服装行业外,其他子行业增速均有所下滑。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成效显现,同比增速15.7%,东部和西部增速放缓。值得注意的是,行业盈利水平出现下降,利润总额831.2亿元,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6.5%,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尤其是沿海省份在转型升级中面临阵痛,广东、浙江等皮革大省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6%4.6%,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行业出口增速连续三年回落,2014年皮革主体行业出口889亿美元,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年末出口意外甩尾,异于往年。其中,箱包占行业出口总额的30.1%,受国际品牌商要求生产线外迁、产品单价上涨及综合成本的提升等因素导致订单向国外转移,出口同比下降1.7%,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行业对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速偏低,而对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1.6%19.1%。其中,行业在对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亚五国出口激增85.9%,哈萨克斯坦跃升为行业第七大出口国。边贸繁荣拉动同处经济带上的省份出口井喷。新疆同比增长84.5%,成为我国第五大出口省份,内蒙、宁夏的出口同比翻番,增速达135.7%161.6%

2014年,我国皮革主体行业进口93.7亿美元,呈加速状态。制品对增长的贡献再次超过原料进口,消费导向型的上海取代加工贸易型的广东成为我国第一进口大省,显示我国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上海广东各占进口总额的三成,但进口产品差异明显,上海进口以鞋、包等制品为主,占其进口总额的87.5%。广东进口以成品革、半成品革、已鞣毛皮等原料为主,占其进口总额的86%

  从今年年初的数据来看,生产和出口呈现加速状态,而销售和利润增速持续放缓。虽然开局平稳,但业界对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20151-2月,规上轻革产量7,195.7万平方米,皮革服装产量1,104.4万件,毛皮服装产量61.1万件,皮革鞋靴5.8亿双,同比增速分别加快5.730.684.24.5个百分点,除皮革鞋靴外,其余三项去年同期均为负增长。今年1-2月规上皮革主体行业的销售收入1,750.4亿元, 同比增长8.2%,利润 108.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回落2.62.5个百分点。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制鞋业出现疲软,销售及利润增速分别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而传统的皮革大省闽、粤、浙均表现欠佳,福建省的销售及利润均排位第一,但增速仅为增长1.2%和下降2.8%

  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1%,今年1-2月我国主体行业出口1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增长集中在2月份,因去年基数太低而取得了97%的增长,事实上1月同比下降11.2%2月环比下降17.2%。关于数据的大起大落,人民币的贬值是推动出口增加的重要力量,而欧美市场回暖,东盟需求不减,也拉动出口订单增长。相比之下,行业对俄出口大幅下滑,未来或持续震荡。与出口相反,进口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增速放缓12.7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预计2015年行业整体将基本延续2014年增长态势,销售收入、利润、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高个位数增速,不会出现在去年基础上的大幅下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