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浙江海宁实施环保联盟标准填补制革行业空白

作者:admin 日期:2014-04-21 13:21:00 点击:

    浙江省海宁市今年开始在制革行业中推行《制革铬鞣废水中铬回收技术规范》、《制革污水处理厂臭气控制技术规范》和《用于制备铬鞣剂的制革富铬污泥回收技术规范》3项联盟标准,填补了国内制革行业标准的空白。

  据了解,海宁有着享誉中外的中国皮革城,制革行业是海宁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三废”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海宁制革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国内外皮革行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为突破行业发展的这个环保瓶颈,海宁质监部门积极指导推动海宁皮革研究院、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根据海宁制革行业实际,对制革铬鞣废水的收集、铬的沉淀回收方法及铬沉淀后废水指标、综合污泥臭气污染控制等内容进行规范,形成了3个联盟标准。

  为了推进标准在行业的实施,海宁市成立浙江省皮革清洁生产生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该项目标准实施管理主体,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加入条件、申请程序、责任义务等。并将标准的运用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00万标张/年制革园区清洁生产与废物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及示范》实施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制革企业中推广实施。

  目前,海宁有6家制革企业与浙江省皮革清洁生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订承诺书,成为3项标准执行单位。海宁皮革研究院作为技术机构,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指导企业按照相关技术指标开展“三废”治理,运用连续式、间歇式回收法,开展废水中铬的沉淀,实现铬的高效回收。实施企业在执行联盟标准后,絮凝废水的分离效果得到提高,铬鞣废水经处理后,水溶液中铬含量均满足现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富铬泥中铬含量在15%以上,具有较大的可资源化利用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