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公平竞争委员会加强了对全国范围内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督检查,如今进入国内的劣质产品数量出现了下降。假冒伪劣产品在坦桑尼亚一度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给当地产业和政府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为此,坦桑尼亚建立了“中国-坦桑尼亚物流中心”,直接从义乌、泉州等中国商品基地进口有质量保证的商品,大大减少了劣质产品的入境数量。 非洲媒体 allafrica近日报道,坦桑尼亚公平竞争委员会公共关系官员弗兰克•麦迪米称,近年来坦桑尼亚缴获了超过100多个集装箱的低质量商品。不过,政府在各个口岸尤其是港口加强了监督检查,如今假冒伪劣产品的入境势头得到遏制。 他说:“坦桑尼亚政府对进口假货劣货的商人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同时加强了对消费者的宣传。此外,监督检查员还对有关企业进行了识别劣质产品的培训,这大大有利于抑制假货进口。” 假货的进口不仅引起了制造业的损失,同时使政府少收很多税收。近来,一些进口中国商品的进口商遭受到了压力,因为很多消费者投诉商品质量太差。 信息部官员托马斯称,低质量产品进口很难控制,因为进口商偏好中国的便宜货,而不愿意购买知名品牌产品。不过,中国-坦桑尼亚物流中心的建立,将有力地遏制低质量廉价商品的进口势头。 在该物流中心的框架下,品牌商品将直接从中国义乌、泉州等主要的商品中心进口到Kurasini仓库。在这些货物卸载之前,海关将严格扫描检查,然后再直接送到仓库里,避免夹入无品牌或者低质量的商品。如今,零售商们很乐意从从库提取质量有保证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