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

中东大国汇率“自由落体”下坠!外贸制度亦有大变化!

作者:nblia 日期:2023-01-12 14:01:00 点击:
当地时间1月11日,埃及镑对美元汇率再创历史新低。当天,埃镑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32。随后,埃及中央银行及多家银行以29.63埃镑兑换1美元报收。

 

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埃及2022年12月的通货膨胀率为21.9%。受通货膨胀高企影响,埃及多行业出现显著物价上涨,埃镑大幅贬值更对埃及贫困人口和中产阶层造成沉重负担。

 

另据埃及金字塔在线网站报道,埃及中央银行(CBE)在2022年底的声明中宣布,2023年起取消进口商须采用信用证支付的强制要求,并恢复托收单据处理所有进口业务。

 

埃及镑大幅贬值

 

去年以来,由于美联储采取激进加息政策,导致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埃及镑相对大幅贬值52%。

 

当地时间11日,埃镑对美元汇率继续下跌,日内埃及镑汇率下滑超10%,是自2022年10月底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一度跌至1美元兑32.1950埃及镑,跌幅最大高达15%,现少许反弹至29.70水平附近。

 

另外埃及中央银行的报价显示,截至11日晚23时,美元买入价为29.6333埃及镑,卖出价为29.7631埃及镑。

 

市场分析称,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声明对这一国家的前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埃及镑进一步大跌。

 

1月10日,IMF在官网证实,为了获得价值30亿美元、为期46个月的贷款安排(Extended Fund Facility),埃及方面同意了其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IMF称,埃及正在朝着灵活的外汇政策发展,即更多地让汇率自由化,仅允许央行在汇率波动的时候“偶尔介入”。但该机构也警告,埃及结构性改革的持久性还有待证明,央行可能会面临外界的多重压力。

 

 

埃及怎么了?

 

埃及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很少,农业很不发达,但同时却有着1亿多的人口,因此对粮食进口的需求极高。2021年,这个北非国家在全球粮食进口国中排名第四。

 

另外,埃及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量超1200万吨,其中约有80%依赖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原本来自于两国的进口小麦大幅削减,飙升的小麦价格连同能源令埃及成为全球受地缘政治负面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同时,由于美元的不断升值,埃及政府多次动用外汇储备干预,使其面临五年来最严重的外汇短缺。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进口困境,价值95亿美元的货物仍滞留在该国港口。

 

去年3月,埃及被迫在近六年内第四次求助IMF,并开始漫长的谈判。IMF认为,埃及需要更大的汇率灵活性,避免外部失衡加剧,并需提高跟单信用证便利化,以满足进口商的美元需求。

 

最新的声明显示,一向抵触浮动汇率的埃及已同意了IMF的这些相关要求,意味着将继续推进其货币贬值。但此举有可能使该国物价进一步恶化。

 

上月,为了平抑高企的国内通胀,埃及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300个基点至16.75%,将隔夜存款利率从13.25%上调至16.25%,将隔夜贷款利率从14.25%上调至17.25%。

 

但以目前情形来看,这种紧缩的力度可能还不够。昨日,埃及官方统计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埃及2022年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从11月的19.2%升至21.9%。

 

市场分析认为,埃及央行近期可能只有“继续加息”一条路。在这种状况下,该国经济受到的痛苦程度可能会进一步加深。

 

 

信用证制度被逐步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埃及央行去年底宣布取消了饱受诟病的信用证制度。2022年,影响埃及对外贸易最大的便是自2022年3月开始,强制进口商仅可使用信用证进口商品,并指示银行停止处理出口商托收单据。该项措施让进口商措手不及,恰逢美元升息导致汇率失控,整个贸易进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政府对工厂原物料进口不设限并期待藉此激励出口及产业升级,但货币贬值带动的通货膨胀影响巨大。

 

决定公布后,埃商会联合会、工业联合会及进口商等纷纷提出投诉,认为此举将导致供应问题、抬高生产成本和当地物价,对难以获得信用证的中小企业将产生严重影响,呼吁政府谨慎考虑并撤回决定。

 

2022年10月27日,埃及央行宣布,所有低价值货物免除信用证规定,门槛从5000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以上,并宣布逐步取消这一进口限制直至2022年底前完全取消。

 

2022年12月底,埃及央行宣布取消信用证制度,并恢复托收单据处理所有进口业务。

 

而对进口商而言,接下来的挑战便是看汇率是否可以稳定,同时埃及央行是否能提供足够外汇,但至少停滞的进口有望开始逐渐恢复。

 

 

风险提示

 

考虑到埃及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出口企业可能会面临目的港无人提货、买家弃货、不付款等问题。更有甚者,货物到港时已经无法与买方取得有效联系,导致出口商转卖退运货物渠道不畅,损失不断扩大。建议相关企业密切关注该国经济走向和汇兑政策,适时调整付款方式。加强收汇跟踪,全面梳理在手订单,加强与重点买方的沟通,及时提醒结算货币兑换,及时了解买方经营状态、汇兑路径及汇率风险应对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