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

RCEP生效背景下日本区域经贸合作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nblia 日期:2024-12-20 13:48:08 点击:
摘要: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对于深化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再平衡背景下,日本选择参与RCEP,不仅说明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日本经济增长,而且对完善其广域经济合作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会继续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强化与区域外的美国及印度合作,并积极参与新经贸规则的制定,以提升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扩大经贸协议覆盖范围、争夺经贸规则制定权。RCEP生效后,中日经贸相互依存将进一步深化,但日本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强化国际经贸与战略竞争,亦将对中国产生影响。
全球价值链发展减退与RCEP生效对日本的意义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为界限,当前全球价值链发展进入减退时期。受此影响,日本注重提升产业链稳定性,着手调整东亚地区内经贸关系,以实现其经贸合作发展目标。
(一)全球价值链发展减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和拓展,原本位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价值链借助信息技术革命开始突破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细分化生产。受此影响,中间品贸易在发达国贸易中所占的比率持续上升。根据OECD数据库统计,美国的中间产品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5年的52.8%提升到2007年的54.2%,尽管之后有所下滑,但是2018年也保持在53%左右。
随着发达国家对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加深,其国内增加值占总出口的比重日益提升。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国内增加值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2005年的10.5%、27.1%、14.6%增加到2015年的13.6%、32.9%和16.1%[4]。另外,在全球价值链深化背景下,在东亚区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区域性生产网络。日本因较早完成工业化,具有先进的制造技术,随着日本国内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日本企业持续将部分生产环节向韩国、新加坡、中国及东盟转移。日本主要从事一般机械、电子机械等具有高附加价值中间品的生产,而中国与东盟作为主要生产基地,深度参与区域内供应链。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东亚区域内分工日益加深,区域内中间品贸易日趋增加。东亚地区内的中间品贸易额从2000年的253.3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859.9亿美元[5]
但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价值链发展进入减速期。全球出口贸易增速从2008年的15.6%下降到2018年的3.7%[6]。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导致劳动力成本在跨国公司进行全球生产布局中的影响力下降,进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丧失了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转移产业链的动力。近年来,发达国家更是为了促进本国就业、经济增长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政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本土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持续推动“再工业化”政策,调整产业链供应链。拜登政府上台后,签署“美国供应链命令”,要求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加在美工厂数量及制造业就业人数[7]
受此影响,日本也在推动其跨国公司调整全球生产布局。在疫情冲击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发展的双重影响下,日本积极推动产业链重构政策。2021年5月,日本“通商白书”指出,要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考虑贫富差距、经济安保、绿色低碳等因素,构建可信赖的全球价值链体系[8]。2020年以来,日本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政策,促进关键物资生产企业返回本土生产,并促进日本企业实现在东南亚地区的供应链多元化[9]。为此,需要详细分析在全球价值链深化发展速度放缓以及RCEP生效背景下,日本区域经贸合作的主要发展动向。
(二)RCEP生效对日本的意义
第一,RCEP的生效对于改善日本经济低迷的现状具有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日本经济自泡沫经济崩溃后便处于长期低迷之中[10]。在疫情冲击背景下,日本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负面冲击。虽然在2020年第3季度日本出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在2021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偏弱。2021年第1季度,扣除物价变动的实际GDP换算为年率后实际下降至-2.9%,第2季度上升至2%,但在第3季度再度下降至-3.6%,日本经济增长乏力。2022年新冠疫情再次席卷日本,对日本国内服务发展形成严重负面冲击,不利于日本经济的短期增长[11]。但是,加入RCEP能够有力推动日本经济增长。这是因为通过参与RCEP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从而促进日本企业出口,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率,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带动国内消费和投资。根据日本外务省的测算结果显示,通过参与RCEP可以促进日本实际GDP增加2.7%,拉动GDP增加15万亿日元,其中,促进出口增长0.8%、投资增长0.7%、私人消费增加1.8%,以及促进政府支出增加0.5%,并创造57万的就业人口[12]
第二,RCEP有助于日本实现其广域经贸战略目标,完善广域经贸合作。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18年实现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2019年则相继与欧盟签署了日欧EPA(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美国签署了“日美贸易协定”和“日美数字贸易协定”,在2020年则又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日英EPA的签署。但是,这些经济贸易协定并未包括中国、韩国等与日本经贸合作密切的东亚国家。2020年,日本在没有印度参与的情况下,仍然同意签订RCEP协议,说明其非常重视有中国、韩国等与日本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参与的RCEP协议。借助该协议,日本首次和中国、韩国等国家建立了关税减让安排,而日本企业则可利用其中的“原产地规则”和相关经贸条款,在区域内开展灵活的贸易与投资活动,扩大其采购与销售范围,从而有助于其提升产业链韧性[13]。此外,2015年,日本的“日本再兴战略”提出了将FTA覆盖率提升至70%的目标,通过参与RCEP,日本的FTA覆盖率再次提升。在RCEP生效的情况下,与日本缔结FTA(自由贸易协定)或EPA的国家占据其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提升至80%左右,便于日本企业对外经贸活动的进一步开展[14]

来源: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