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获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饶阳县“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之乡”的称号。 据介绍,该县形成了里满乡、五公镇、饶阳镇、同岳乡、留楚乡等几个集中养殖区域,打造了小堤、曹庄、五公、东尹村等一批养殖重点村,貂、狐、貉存栏达170万只,特种养殖户2300户,相关从业人员8900人,实现年产值5.6亿元。 一是政策发力,促进产业“三级跳”。该县县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予以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财政部门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支农扶贫资金、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向畜牧业倾斜,县畜牧兽医局积极为入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县300只以上规模场发展到1900家,1000只以上的达到400家,养殖小区发展到10个。 二是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科技兴“特”步伐。县畜牧兽医局在全县防疫体系中挑选技术骨干成立了毛皮养殖科技传播站,借助省内外高校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构建起直接服务“三农”的科技发展联合体,并多次对养殖户进行培训。 三是“请进来+走出去”,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该县成功组织召开了“2013年饶阳县毛皮动物养殖技术交流及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行业龙头实地考察谋划发展思路。同时,组织养殖户赴大连、山东文登等地进行参观考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少养殖户开始改进饲养管理方法,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打造现代化的养殖场区。 四是成立行业养殖协会,为皮毛养殖保驾护航。为了最大程度的规避养殖风险,饶阳充分借助经济合作组织“抱团发展”的优势,加快毛皮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养殖户组建毛皮动物养殖协会。通过养殖协会,为养殖户搭建起技术交流、产品销售的平台,提高生产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 目前,该县发展养殖合作社5个,养殖户入社入会率达65%。五是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为了实现养殖户与市场的对接,延伸产业开发链条,帮助农民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积极引进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农户闯市场、市场促龙头”的养加销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