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投诉处理流程(以亚马逊为例):
在亚马逊平台,一旦接到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如商标、专利或著作权侵权),平台将启动标准化处理流程。首先,权利人通过亚马逊的“Report Infringement”页面提交侵权投诉,需提供注册信息(如商标号、专利号)、侵权链接(ASIN)及联系方式。平台一经初审通过,通常会在24小时内下架被投诉商品,并将通知发送至卖家后台“绩效通知”中。此时,被投诉商品将失去销售资格,相关库存也可能被冻结。随后,平台给予卖家一个申诉窗口期,在此期间,卖家可提交反通知材料,进行反驳或澄清。有效的申诉材料包括:品牌授权书、合法进货证明、专利差异分析、版权原创证据等。 在卖家提交反通知后,平台会将申诉转交给权利人核查。若权利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做出进一步举证或未提起诉讼,平台通常会恢复商品的销售权限,并撤销违规记录;若权利人坚持维权且证据充分,商品将被永久下架,甚至引发账户风险,如限制销售、冻结资金甚至关店。在处理过程中,亚马逊本身并不裁定权属争议,而是作为中立平台处理申诉与通知之间的流程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若权利人已向法院申请临时限制令(TRO),平台将无条件执行冻结账户,进入司法程序,卖家无法再通过常规申诉流程解决。因此,卖家收到投诉后应立即评估侵权指控的真实性,并结合证据积极应诉或寻求和解,避免因消极应对导致账户遭遇严重处罚。 卖家凭授权资料申诉成功,产品恢复上架 2023年10月,位于义乌的跨境卖家“某家居用品公司”在亚马逊美国站销售一款儿童午休垫,因使用了卡通形象“小动物森林”图案,被美国版权公司Pixieworks Media投诉侵犯著作权。亚马逊在接到投诉后的48小时内下架了相关产品,并将账户列入观察名单,冻结了当前销售款项。卖家在收到侵权通知后没有慌张处理,而是迅速联系上游工厂,调取了含授权声明的OEM合同和图案授权协议,并委托专业律师用英文整理成正式反通知文件,于投诉发出后的第4天提交给亚马逊。 平台收到申诉材料后,将该材料转交给原告Pixieworks Media。原告在核实后确认图案使用确实已授权,遂在第10日正式撤销投诉,亚马逊也于当日恢复了该产品的销售权限并解冻账户资金。此次事件中,卖家通过快速反应、准备翔实证据和专业申诉,成功避免了产品长期下架和账户进一步受限的风险。本案警示跨境卖家:面对平台投诉应主动响应,保存完整的采购和授权链路资料是关键,同时借助专业服务机构可大幅提高申诉成功率。被动等待往往只会放大损失,而积极、有策略地回应才是应对侵权投诉的正确方法。 来源:常州市贸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