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黄奇帆:我对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冲击及其发展

作者:nblia 日期:2023-04-13 09:46:09 点击:

我就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冲击及其发展趋势谈一点认识,我讲两部分的内容。

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的经济运行都受到了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所以,最近关于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观点也比较杂,比较多,有人以新冠疫情冲击为由,说全球化转向了,供应链要近岸化;有人以俄乌冲突为由,说全球化终结了,新冷战开始;也有人以个别国家搞的逆全球化为由,说全球化倒退了,总之,无非是说过去以水平分工为代表的全球化到头了,碎片化了。所以,全球供应链要大调整。这些观点看上去挺吓人的,实际上也是很短视的,对此我们应该看看跨国公司上半年来是怎么安排供应链的,又是怎样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的。

一是产地销,就是在一个地方生产产品后,直接销往世界各地,这种模式下,一般需要当地营商环境符合至少五个条件,一是当地产业链配套比较齐全,容易形成各种产业链集群;二是交通物流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三是劳动力素质高成本相对低,并且足够充裕;四是开放条件好,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比较便利;五是当地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相对齐全,等等。

另一种是销地产,在主要的销售市场组织生产,直接满足当地需求。这就需要当地的市场足够大,与在别的地方生产后通过进口来满足当地需求相比,销地产至少有四个优势。一是可以绕开进口保护关税的限制,二是由于在销售地组织生产自然降低了物流成本,三是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当地客户需求调整产品设计,更加敏捷的满足客户需求,四是由于在当地组织生产,税收、利润和GDP都留在当地,产生的就业也都是当地的,自然形成了良性互动,也就更容易减少各种非贸易壁垒。

跨国公司选择产地销和销地产两种模式是精心计算的结果,是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后的理性选择和最佳方案,这两种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减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比如产地销模式,苹果和富士康之所以选择郑州作为生产组装基地,是因为这里劳动力资源丰富,物流和相关产业配套好,是经过系统考察精心计算后的决策,绝不是随意的投资冲动。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因为中国是世界独一无二、超大规模单一市场,产地销和销地产这两种模式在中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施展,事实上与印度碎片化的市场不同,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加上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造就了中国经济独一无二的强大竞争力,进而造就了不会轻易被撼动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分工格局,具体而言,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可以大幅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发成本、甚至原材料采购成本,这种规模优势可以影响到整个制造业成本的30-40%,一类产品只要在中国能够生产,马上就能大幅压低同类产品售价,这是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威力所在。

第二,应对新挑战需要稳中求进,建立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

我们下一步要做五个层次产业链的努力。

二是进一步自立自强加快补链扩链强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实现补链扩链强链的计划,实现更高水平的分工,更深层次的整合,集中对相对薄弱的物流保险、工业设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力度补短板,这是补链。或者要利用日益形成的贸易关系将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导入,形成产业链高度集成,这是扩链。还有推动现有优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是强链。推动补链扩链强链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实现更高产业链集群,这种产业链集群在国外需求依旧疲软的时候可以通过努力,营造以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为拉动的内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发展。当国际市场复苏的时候,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发展质量。通过加强区域产业链合作带动全球产业链的大循环,既有助于我们防范和应对类似新冠疫情这种全球断链风险,又因为产业链集群本身形成巨大市场份额,可以有效阻碍未来在某些关键领域被人卡脖子的风险。

富士康、英业达、华硕等五大企业,把全球电脑手机80%的产品在做总装,这就是他们的能力,他们到哪个城市布点,哪个城市跟着形成中下游、中上游等几百、上千个产业链集群,在这个意义上讲,龙头代工企业是布局产业链的一个指挥棒。中国目前也开始有了这类企业,比如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都是最近几年新崛起的、重要的,能够在电子制造业领域、各种机械加工领域形成龙头代工总装,对产业链进行布局调度的企业,他们到哪儿,哪个城市的产业链集群就会相对较快形成。

因为掌控三链的企业,看起来不做制造业,只做一些服务业,但是它掌握的生态使得苹果产业链的全球利润的80%长在它手里,而干活的上千个企业其实只分享20%的利益,这一类企业当然站在生态顶端,中国在产业链发展当中不能光是由产地销、销地产的吸引能力,更要有组织产业链布局龙头企业,特别要争取产生对三链控制的企业,在这个意义上,一是要利用中国大市场为这类企业推广应用迭代技术,提供强有力支持,二是要鼓励这类链头企业树立全球视野,根植全球体系,通过搭建国际交流项目合作和市场开拓平台,帮助这类企业在全球开展知识产权、行业标准的布局,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生态主导型链头企业的共性特征是在底层技术上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要支持这类企业的发展壮大。

当下,我们不是要着眼于过去二十年已经形成的四、五个产业链集群互相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未来的四大件、五大件,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的方向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就是这个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今后二三十年,能够形成万亿美元级别市场的“五大件”,大体上现在已经出现雏形,出现五个方向。一是无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二是家用机器人,三是头戴式AR/VR眼镜或头盔,四是柔性显示,五是3D打印设备,要积极进行前瞻性布局主动出击,围绕这些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国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形成一批能够在全球去布局的龙头代工组织企业,特别是能够形成四五个新产业的链头企业。

来源:经济转型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