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中国皮革协会的组织下,“KC皮草走私案件”处理办法沟通协调座谈会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海关总署缉私局、汕头海关缉私局、中国皮革协会的领导,以及黑龙江、北京、灯塔、佟二堡、辛集、故城、大营、肃宁、海宁、桐乡、崇福、余姚、广东、钟落潭等各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近6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玉中主持。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会上发言指出,去年汕头海关破获案值达80多亿元的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皮草的案件,即“KC皮草走私案件”,又被称作1301案件,由于案值巨大,涉案企业较多,对行业影响巨大,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中国皮革协会成立了“配合处理1301案件小组”,在阳关贸易协调小组成员即各生产基地的政府和协会的共同支持下,积极配合海关处理案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并代表行业反映情况,表达诉求。 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毛皮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张淑华在会上介绍了毛皮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困难,重点指出了近几年毛皮走私现象频发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包括由于我国高档貂狐貉原料皮货源不足,每年要从国外进口40%的高档原料皮,而我国貂狐貉的进口关税又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等。她代表行业表达了三点诉求:一是希望政府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度过难关的环境;二是要下大力气堵住走私的口子,给予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三是要尽快建立阳关贸易的通道,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她同时强调,“阳关贸易协调小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为毛皮行业发展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建立全行业自律机制,共同纳税,走阳光发展之路。 汕头海关缉私局的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案件的情况,表示通过前期的侦查工作,目前涉案的200多家企业的情况都已基本掌握,已有30多家企业到案交待情况。希望其它涉案企业在10月30日前尽快投案,争取在法律的框架下从宽处理。 海关总署缉私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由海关总署、地方海关、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共同就一个走私案件召开座谈会,是一个创新的举措,这种形式尚属首次,说明政府对此案的高度重视和慎重处理,也体现出政府的角色发生转变,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务实化。他强调,鉴于此案涉案企业、货主人员众多,行业性问题比较突出,对国内皮草行业影响大,因此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秉承“宽严相济”的基本处理原则,对“三主动”即主动投案、主动交待事实、主动弥补税收损失的涉案人员,采取从宽政策,依法采取取保候审等非羁押强制措施。在侦查结束后,将建议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依法给予从轻、减轻或免于刑事处罚。对在规定期限内不主动投案的,侦查机关将采取各种追逃措施给予抓捕并严加惩处。他提出希望各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积极配合海关,敦促涉案企业和货主主动投案接受调查,提醒涉案企业和货主不要心存侥幸心理,错失宽大处理的机会。 各特色区域的政府和地方协会的负责人就案件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就一些疑点和难点与海关缉私局的负责人充分沟通。大家达成一致共识,毛皮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打击走私,依法纳税,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走阳光贸易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