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别称“千岛之国”“热带宝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持续向好的经济发展前景、特有的比较优势等等已成为备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出海目的地之一。在海外投资建厂,往往牵涉到员工的雇佣问题。了解印尼的劳动就业法规框架和适用对企业出海大有裨益。
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农林产品和矿产资源。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和20国集团重要成员,印尼凭借稳定的政局,政府积极的开放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渥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等等有利因素吸引大量的外国投资。印尼也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吸引大量中国企业赴印尼开展贸易投资合作。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印尼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营商便利度排名第73位。[1]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尼在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4位。[2]中国企业投资印尼除了要知悉印尼当地的投资法规和政策,了解印尼的劳动就业法规对企业也十分重要。
印尼深受大陆法系尤其是荷兰法律的影响,加上岛内各民族众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印尼的法律渊源包括荷兰殖民时期的法律、习惯法、伊斯兰法以及独立后制定的法律法规。印尼实行三权分立,人民协商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各自权力相互制衡。人民代表会议即印尼国会,为印尼最高国家立法机构。
目前,印尼的劳动就业法规主要为国会于2003年通过的第13号法律《劳工法》(Indonesian Labour Law) ,该部法律对劳工、劳动合同、劳资关系、政府职能、劳动关系的解除、工会、工资等方面做出规定,以及2020年第11号法律《创造就业法》(Law No. 11 of 2020 on Job Creation)、2021年第35号《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包、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劳动关系终止条例》(GR No. 35 of 2021 on Fixed-Term Employment, Outsourcing, Working Hours and Rest Times, and Employment Termination)等。
印尼的就业政策整体趋向保护本国劳动者的优先就业权利,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印尼在保证企业优先录用本国专业人员的前提下,允许外籍专业人员入境印尼,并获工作许可。受聘的外国专业人员,可以申请居留证和工作签证。对于外籍员工,2015年人力和移民部发布的2015年第16号和第35号条例、2014年第72号《关于招聘外国工人和实施陪同工人的教育和培训》总统条例等法规为企业雇佣外籍员工提供了指引。
不同于中国的劳动法规主要约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印尼《劳工法》中调整的主体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雇主”(Employer)、“劳工”(worker / laborer)、在印尼务工的外国人。其中“雇主”不单指用人单位还包括自然人,自然人间的雇佣关系,简单如家庭雇佣保姆做饭打扫也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印尼允许雇佣14岁以上的童工从事低体力工作,工作时间每日以3小时为上限。但雇佣18岁以下的劳工需要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签字同意。
印尼要求劳动合同文本必须采用印尼语或“印尼语+外语”的双语形式,当两种语言存在歧义时,以印尼语为准。印尼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之分,且印尼《劳工法》和《创造就业法》还规定了特定工种一定要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印尼语为PERJANJIAN KERJA WAKTU TIDAK TERTENTU, PKWTT)
此类劳动合同适用于正式工,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的合同形式。但为了避免就合同条款出现争议,建议企业尽量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一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至少提前14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试用期则为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印尼语为PERJANJIAN KERJA WAKTU TERTENTU, PKWT)
此类劳动合同适用于合同工,法定最长的合同期限为5年,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以多次续签。但法律对该合同适用的工种有如下限制:
-
预计能在5年内完成的工作
-
具有季节性的工作
-
新产品、仍在试验阶段的产品相关的工作
-
一次性工作
-
临时性的工作
2、关于试用期
中印两国对试用期的期限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印尼法律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般不得约定试用期,合同中如有约定试用期,该试用期计入工作期限。劳资双方可以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书面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员工试用期的薪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一方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至少提前7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
依据印尼法律规定,劳动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所在地的“省级最低工资标准”,但小微企业不受此条限制。
印尼《创造就业法》规定加班需要符合以下要求:a.加班需要取得劳动者同意。b.每天加班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加班时间累计不得超过18小时。c.需要支付员工加班费。
3、如在休息日或法定节假日加班,上述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
第一个小时至第八个小时的加班费计算,支付时薪的2倍;
-
-
此外,印尼2021年35号《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包、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劳动关系终止条例》额外赋予企业无需支付特定人员加班费用的权利,管理层人员因为自由的工作时间以及丰厚的薪水,企业无需支付其加班费。企业可通过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规章制度对上述职位范围作出具体规定。
在印尼为雇主工作满12个月的员工,可享有12天的带薪年假。其中,穆斯林员工可以为了履行宗教职责(比如去麦加朝圣)而享受额外的休假。
宗教节日津贴(THR)是印尼特殊的法定津贴。在印尼,连续工作超过1年的员工有权获得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宗教节日津贴。工作已满1个月不足1年的员工则按照比例发放。企业需在节日来临前7日内支付上述津贴给员工,否则有受到罚款的风险。
印尼实行保护本国员工优先就业的就业政策,中资企业如需招聘外籍员工如中国籍员工需注意,除了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申请相关工作证件外,还需遵守印尼法律对于雇佣外籍员工的特殊规定。
1、企业在印尼雇佣外籍员工需满足如下前提条件:
(1)印尼本国员工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2)岗位合法;
(3)企业每雇佣一名外籍员工即需同时雇佣一名印尼籍员工。
同时,企业有义务指派外籍员工向陪同工作的印尼籍员工传授技术和专业知识,直至印尼籍员工有资格担任外籍员工的岗位。
当然,企业聘用外籍员工担任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且外籍员工为公司股东的情形下,企业无需为其办理工作签,也不受上述限制。
印尼劳动法呈现出保护劳动者的倾向。印尼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季节性、一次性、临时性等工作,出于保护劳动者的目的,政府规定企业与员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遵循强制报告义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后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当地的劳动局登记:
2、去当地的劳动局人工登记的期限为签订合同后的7天内。
关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2021年第35号条例额外规定企业向有关部门提交终止雇佣报告的义务和程序。如员工未对解除劳动关系提出异议,企业须向当地的劳动局提交解除报告,报告内容需包含企业解除雇佣的前置程序和流程,以及支付给员工的经济补偿及其他福利待遇。并在报告中附上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和员工的回执,兹以证明员工对解除合同没有异议。
印尼法律中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较为多样,共有四类:遣散费、服务期奖金、补偿金和离职费。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上述四类经济补偿费用并不是一概适用,而是依法适用不同的解除情形。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本企业每工作一年发一个月工资作为遣散费,累计发放的遣散费最高不超过九个月工资。工作期限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但如因下列原因解除劳动关系,遣散费支付标准存在例外:
-
员工长期患病或身有残疾导致其12个月不能工作的,或员工死亡的,遣散费为200%。
-
-
-
企业被收购;企业因遭受损失需要精简人员;企业因不可抗力关闭;企业破产;员工违反劳动合同(企业已发警告函);企业因其损失而陷入债务偿还程序,遣散费为50%。
-
法院裁定员工对企业的指控不成立;员工自愿解除;员工未经许可连续缺勤5个工作日的;员工犯罪,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员工因被拘留而连续6个月无法工作的,无需支付遣散费。
2、服务期奖金(long service pay)
一般情况下,服务期奖金的支付标准为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头三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其后每工作三年企业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员工工作24年及以上的最多支付10个月的工资。服务期限不足三年的,按三年计算。
服务期奖金=(N/3+1)个月工资(N取整数,3≦N<24,服务期奖金封顶为10个月工资)
但如因下列原因解除劳动关系,企业无需支付服务期奖金。
法定的补偿金包括折抵的应休未休年假,以及企业支付将员工及其家人送回新工作地点的搬迁费用。
离职费并不是强制性的经济补偿而是约定适用,如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离职费条款。但因下列法定情形企业无需支付员工遣散费和服务期奖金时,企业需要支付给员工一笔离职费。
-
-
-
员工未经许可连续缺勤5个工作日的;员工犯罪,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
印尼的劳动就业法规更新较快,政府每年会颁布各类条例修订法律。中印两国在劳动法规定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资企业在印尼招聘员工时,应及时了解当地的最新的法律风向,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以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