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服务 >

境外展会+知识产权,企业参展维权通关秘籍发布

作者:nblia 日期:2025-04-25 09:37:28 点击:
  • 2016年,某滑板企业去美国参加CES展,结果被当地“专利地头蛇”当场抄家,被没收展台内的样品、标语和宣传材料,因为涉嫌侵犯了对方2014年在美国当地注册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

  • 某光伏公司为了蹭流量,在美国太阳能展会上使用了与另一家参展中国公司在美国注册的商标仅有一字之差的文字商标,上演了一幕光伏界“李逵”VS“李鬼”的商标大战,最后被当地法院“红牌警告”,不但封台撤展,还永久禁售,惨赔还丢脸。

  • 某家纺企业带着“原创设计”勇闯欧洲展会,结果被当场抓包,所谓的“电子版权证书”竟然系伪造,最终被判赔付权利人15万美元,简直得不偿失。

那么,境外展会还有哪些核心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如何做好参展全周期避坑工作?哪些国家和展会的知识产权规则需要划重点?参展维权通关秘籍来啦→

为进一步服务企业参展拓市,4月22日,在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主办的“4·26”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上,浙江省贸促会下属的浙江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联合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浙江分中心共同发布了《浙江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保护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让我们看看手册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合理局:就像打游戏前买装备,第一时间先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商标,再通过巴黎公约、PCT途径、海牙协定、马德里协定等国际通道,提前在目标市场国家“占坑”。运用优先权制度让创新坐上“时光机器”,在6/12个月内全球圈地。

随身锦囊:准备好专利证书、商标证、授权书等“防身文件”,掌握1-2个参展地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构信息,还要适当了解当地法律,特别要做好对“禁令”的应对方案。

 

展会现场——危机处理的黄金48小时

 

一、三步脱险法

实战演练:【冰箱专利战】

2.快速应对:立刻召唤法务、律师等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支持和专业意见,视情通过谈判、和解、异议、抗辩、申诉等方法化解危机。

德国科隆某展会上,金华公司的婴儿车刚亮相,就被德N公司举报专利侵权,执法人员根据法院签发的禁令闪电查扣展品。金华公司火线召唤中德律师,通过管辖异议+谈判和解,不仅拿回被扣产品,还让自家婴儿车堂堂正正杀进欧盟市场!

 

二、三板斧反制

1.证据快照通过拍照摄像、索取产品宣传册或者公证购买侵权样品等方式来固定证据。如在某展会上,宁波某公司发现其他展品侵犯了其外观设计专利,立即联系主办方进行现场维权,拍摄取证,公证固证,为日后维权做足准备。

3.法律反击:通过警告信、律师函、申请禁令、申请执法、提起诉讼等方式合理维权。如在美国,可申请“法律快到手”临时限制令(TRO),法院在几小时内就可以批准,让对方立即撤展下台,效力覆盖展会期间。

一、纠纷复盘课

1.自检清白:如确认自身不存在侵权,立即起诉要求解除禁令+索赔,顺手把被扣展品捞回来

3.反杀时刻:如遇到他人侵权,根据展中收集到的证据跨国追偿。

1.双轨防火墙

防御版:建立侵权黑名单,注册“防御性”知识产权。

展会防身术通过专业培训,让员工准确识别警告、禁令、查抄等境外展会知识产权常见执法形式,熟悉基本流程。

带着这份攻略,企业朋友们再也不怕被知识产权暗箭所伤,可以放心去国际展会“抢订单”啦。

在此,也特别感谢省贸促会国际商事法律专家库成员——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毛爱东律师、北京中伦(杭州)律师事务所王红燕律师为《手册》提供的实务案例。


来源:浙江贸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