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外贸预警 >

乌克兰动荡,浙上千家企业出口骤减五成

作者:admin 日期:2014-03-24 15:20:00 点击:

    乌克兰局势继续焦灼,事件的走向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令外贸企业紧张神经持续绷紧。浙江有上千家企业的货品出口乌克兰。从最近更新的浙江对乌克兰出口数据来看,1月份,浙江省对乌克兰出口13.4亿元,增长0.67%,进口0.11亿元,下降55.1%。对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醒广大出口企业:乌克兰危机背后,浙企也应重视出口俄罗斯的风险。

  “最近都没有出货,先停下来看看吧。”温州市乐清一家低压电器企业的外贸部主管朱先生说,本来最近有批货要发出去的,但是考虑到资金安全,还是暂停了。“万一货到不了港口,或者到港了经销商也拿到货了,钱收不回来,那一切都打水漂了。”

  贸易商先付10%-30%的定金,剩余的等到对方收货确认后再结清,这是很多外贸企业通用做法。在国际局势敏感期,这种做法让浙江外贸企业觉得不踏实。“现在风口浪尖上,只能静观其变了。”一位向乌克兰出口服装的企业负责人说。从上个月起,该公司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发货。

  中信保温州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目前的局势确实对出口乌克兰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都不倾向于开拓乌克兰市场。”同时,中信保温州办事处也提醒出口企业,要关注出口俄罗斯的风险。

  浙江出口乌克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占比43%,包括汽车、摩托车、农机以及配件等),其次是纺织品(18.2%)、鞋类(10.5%)。在东欧国家中,对乌克兰出口额仅次于俄罗斯、波兰,排第三位。

  据了解,浙江出口俄罗斯的产品,如低压电器、门锁等五金水暖产品,与俄罗斯的房地产业息息相关,可能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包括收汇风险和订单减少等问题。一旦发生制裁或者战争,俄罗斯银行在乌克兰、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的资产将全部被冻结或者征收。俄罗斯四大国有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俄罗斯外经银行、俄气银行和VTB仅在乌克兰的风险敞口就有280亿美元。银行的风险必然会向下游的实体企业传递,造成大量的企业因融资困难而破产倒闭,从而给上游的供应商造成巨大损失。

  温馨提醒

  对于动荡的乌克兰局势,大多数企业选择了观望。为此,出口风险管理专家为浙江出口企业提供了以下建议:

    1、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实时掌握俄罗斯市场动态,如资讯渠道有限,可向中国信保定期了解风险动态。

    2、适度开发新市场、新买方,避免依赖单一出口国别,分散出口国别风险。在新市场开发过程中,注意排查买方资信情况。

    3、对于已与俄罗斯、乌克兰买方签订合同的企业,在合同允许的期间内,可延迟发货和备货,等待局势明朗后再做相应决策。

    4、对于已经发货的企业,通知买家尽早提货;已到付款期的,抓紧催促买家付款。


友情链接